黄瓜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黄瓜子的概览。黄瓜子又名台尔海买克欧如合,归类于维吾尔药,为葫芦科植物黄瓜 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可生湿生寒,降低偏盛的胆液质,清热利尿,润燥解渴,退热止痛,通利经水。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黄瓜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台尔海买克欧如合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黄瓜子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台尔海买克欧如合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黄瓜 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生寒,降低偏盛的胆液质,清热利尿,润燥解渴,退热止痛,通利经水。
- 主治: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病,如小便淋热、中暑口渴、发热身痛、经水不下等。 《拜地依药书》:“降低烧焦胆液质,清热消炎,愈合肺疮等;治体内烧焦胆液质增多,热性肝脏炎肿、脾脏炎肿、肺炎、肺疮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ucumis sativu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黄瓜”条。附:黄瓜Cucumis sativus L. 一年生攀缘草本,全株有短刚毛,卷须不分叉,茎和叶柄均有棱。单叶互生;叶片心状卵形,长宽均为12~18cm,先端尖锐,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被刚毛,3~5个角或浅裂,裂片三角形;叶柄粗壮,长8~20cm。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数朵簇生于叶胞,花梗长0.5~2cm,花萼钟形,5裂,裂片钻形,长8~10mm,全缘,具长毛,花冠辐状或略呈钟状,黄色,5深裂,裂片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锐,雄蕊3,分离,着生于花萼筒部,花丝短或近于无,花药长椭圆形,1药1室,另2药各为2室,药室线形;雌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花梗长1~2cm,花萼、花冠与雄花相同,子房下位,纺锤形,有小刺状突起。瓠果长椭圆形,黄绿色、深绿色至浅绿色或黄色,表面有短刺瘤。种子椭圆形,扁平,白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国内外各地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摘下,取出种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贮于阴凉干燥处。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种子呈扁平狭椭圆形或狭倒卵形,长4~7mm,宽2~3mm,先端常有一急尖,底端略尖,中部略鼓起,边缘圆滑;表面乳黄色至淡黄棕色。在放大镜下观察,在底端近中间处可见略凹人而不明显的长点状种脐。剥去种皮后可见2片贴紧的子叶.浅黄白色。富油性。气微,味淡而芳香。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种子横切面:表皮细胞椭圆形或长方形,切向延长,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2列;石细胞类方形,一列,其内为2~3列薄壁细胞(包括胚乳);子叶表皮细胞小,长方形,靠近子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呈径向延长。 粉末特征:呈白色。石细胞较多,类方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稍有分枝,胸腔孔沟明显,并有孔纹,成片或散在;糊粉粒众多,直径2~10μm;油滴圆形,较多;子叶细胞内充满糊粉粒;导管螺纹,直径10~20μm。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湿寒,味淡。 《拜地依药书》:“湿寒。”
- 用法用量: 内服:10~15g。外用:适量。可入黏汁、糖浆、敷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黄瓜子,是黄瓜的种子;黄瓜是众所周知的蔬菜,原植物为攀援状植物,被粗毛。茎细长,被刺毛,叶三角状广卵形,花黄色,瓠果圆柱形,幼嫩时青绿色,老则变黄色;种子椭圆形,扁平,白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黄瓜子一致。
- 制剂: 苏福非 台热 散剂 黄瓜子仁、甜瓜子仁各15g,去子小檗实12g,菊苣子、菟丝子各9g,芹菜子、小茴香、洋茴香、甘草各6g,大黄、樟脑、甘松、藏红花、苦艾、洋乳香各3g,紫草茸2g。研成细粉,过罗即可。功能消炎退肿。主治肾脏炎肿,肝脏炎肿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根据病情取适量用开水冲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对寒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小茴香、干姜和买朱尼 朱瓦日西 库木尼 消食膏、买朱尼 耶尼化 蜜膏、买朱尼困都尔 蜜膏等热性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