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食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鹅不食草的概览。鹅不食草又名铜卡扎咪,归类于维吾尔药,菊科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A.Br.et Aschers.的全草,可通窍散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宣肿止咳,消积,明目,拔异物。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鹅不食草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铜卡扎咪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entipeda minima (L.)A.Br.et Ascher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小草本。茎多分枝,匍匐状。单叶互生,楔状披针形,长7~18毫米,顶端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少数锯齿,无毛或下面被微毛。花淡绿黄色、淡红色;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扁球形,总苞半球形。瘦果椭圆形,具4棱,棱上有长毛,无冠毛。花果期6~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田野、路旁湿地、园边等草地上。产于广西各县市;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川、贵州、福建、台湾、广东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棕榈酸蒲公英甾醇酯,乙酸蒲公英甾醇酯,蒲公英甾醇,豆甾醇,山金车二醇[1],谷甾醇,十九酸三十四醇酯,2-异丙基-5-甲基氢醌-4-O-β-D-吡喃木糖甙,2α,3β,19α,23-四羟基-12-乌苏烯-28-酸-28-O-β-D-吡喃水糖甙,2α,21β,22α,28-四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木糖甙,3β,16α,21β,22α,28-五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木糖甙,3,3′,5,5′-四甲氧基芪[2],1α,3β,19α,23-四羟基-12-乌苏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甙,1β,2α,3β,19α,23-五羟基-12-乌苏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甙,3α,21α,22α,28-四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水糖甙,3α,16α,21α,22α,28-五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木糖甙[3],6-羟基-反-8-二十六碳-烯-3-酮,3,5,4′-三甲氧基-反-芪,3α,21β,22α,28-四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木糖甙,3α,16α,21β,22α,28-五羟基-12-齐墩果烯-28-O-β-D-吡喃木糖甙[4],川陈皮素[5],羽扇豆醇,二十六醇[6],乙酸羽扇豆酯,10-异丁酰氧基-8,9-环氧百里香酚异丁酸酯,9,10-二异丁酰氧基-8-羟基百里香酚,短叶老鹤草素,堆心菊灵,异丁酸堆心菊灵内酯[7],异丁酰二氢堆心菊灵,千里光酰二氢堆心菊灵,四氢堆心菊灵,α-莎草酮,槲皮素-3,7,3′-三甲酯,槲皮素-3,7,3′,4′-四甲酯[8],槲皮素-3-甲酯,槲皮素-3,3′-二甲酯,芹菜素,石南藤酰胺乙酸酯[8,9],6-O-千里光酰二氢菊灵,山金车内酯C等[9]。
- 药理作用: 1.抗过敏作用 鹅不食草热水提取物在动物皮肤被动过敏反应(PCA)中表现出显著抗过敏作用,也可较强地抑制化合物48/80或刀豆球蛋白A诱导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其中的山金车内酯、6-O-千里光酰二氢菊灵和石南藤酰乙酸酯抑制组胺释放的IC50分别为3.0×10-5mol/L、1.8×10-5mol/L及2.3×10-4mol/L。在PCA试验中,口服50mg/kg,前两种化合物对色素渗出抑制率分别为61.76%、37.4%。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组胺释放的IC50为1.0×10-5mol/L~0.5×10-5mol/L。口服50mg/kg,对PCA试验抑制率达39%-67%[1]。 2.其他作用 挥发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显,无祛痰作用。煎剂25%~50%在马铃薯鸡蛋固体培养基内对结核杆菌有某些抑制作用[1]。100%煎剂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