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鸭脚木的概览。鸭脚木又名鸭脚风,归类于维吾尔药,五加科植物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Harms的全株,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消肿,凉血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鸭脚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鸭脚风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chefflera octophylla (Lour.)Harm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2~15米。茎有明显的叶痕。掌状复叶互生,具长的总叶柄,基部膨大,小叶6~9片,椭圆形或倒卵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边全缘。花白色,5数;伞形花序聚生成顶生大型圆锥花序。核果球形,熟时暗紫色,有宿存花柱。花期9~12月,果期第二年1~3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野溪边、山谷、山坡乔灌木林中。产于广西防城、邕宁、贵港、容县、岑溪、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华南各省份和台湾。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凉。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鸭脚风(鸭脚木)根皮15克,叶瑰旁(野菊)、勤人旁(金银花)藤各30克,水煎服。 2.痧症 鸭脚风(鸭脚木)30克,叶喉(海芋)切片与米炒黄30克,温罗敌(大芦)根、灭鲁(薏苡)根、叶凡秋(龙葵)、跌当端(路边菊)、雷骨碎(路边青)各30克,凡台(番薯)藤干品60克,烈桶别(人中白)30克,水煮一锅,先取大半碗服下,余药待温洗身。 3.火牙痛 鸭脚风(鸭脚木)、刹烈便(华泽兰)、骨相咪(狗肝菜)各30克,八套咪(水贼)15克,扁化(金耳环)15克,水煎取汁含漱。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茎皮中含齐墩果酸,3α-羟基羽扇豆-20(29)-烯23,28-二酸[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