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芹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鸭儿芹的概览。鸭儿芹又名鸭灶芹,归类于维吾尔药,伞形科植物鸭儿芹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的全草,可润肺止咳,活血祛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发表散寒,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鸭儿芹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鸭灶芹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叉状分枝。茎中上部生的叶有柄,叶柄长5~20厘米,叶鞘边缘膜质;叶片轮廓三角形至广卵形,长2~14厘米,宽3~17厘米,常为3出复叶;中间小叶菱状倒卵形或心形,长2~14厘米,宽1.5~10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边有重锯齿,不分裂;侧生小叶斜倒卵形,近等大,几无柄;茎最上部生的叶近无柄,小叶片卵状披针形至窄披针形,边有锯齿。花白色;复伞形花序呈圆锥状,花序梗不等长,总苞片1,小苞片1~3,均线形;伞幅2~3个,不等长。双悬果线状长圆形。花期4~5月,果期6~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山沟及林下较阴湿的地方。产于广西武鸣、上林、马山、百色、那坡、西林、隆林、河池、金秀、临桂、龙胜等县市;分布于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朝鲜、日本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其中有:异亚丙基丙酮,异丙烯基丙酮,甲基异丁基甲酮,α、β-蒎烯,樟烯,β-月桂烯,二戊烯,对-聚伞花素以及γ-松油烯,异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1]。叶中所含脑甙脂类成分中含有4-羟基鞘氨醇[2]。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