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茶菜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香茶菜的概览。香茶菜又名烈双,归类于维吾尔药,唇形科植物香茶菜Rabdosia amenthystoides(Bent.)Hara的全草,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利尿通淋,止咳化痰。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香茶菜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烈双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abdosia amenthystoides(Bent.)Hara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2米。茎四方形,中空,被短柔毛。单叶对生,卵状圆形、卵形至披针形,长0.8~11厘米,宽0.7~3.5厘米,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突然收缩后渐狭或宽楔状渐狭成具翅的栖,边具圆齿,两面被柔毛。花淡紫色,唇形;聚伞花序组成顶生的圆锥花序,疏散。小坚果卵形,灰褐色。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旷野、草丛中湿处。产于广西桂林、蒙山、昭平、贺州、苍梧、岑溪、桂平、河池、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云南、湖北、华东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茎叶含熊果酸,β-谷甾醇,硬脂酸,香茶菜甲素[1],香茶菜醛,香茶菜酸[2],14-乙酰基-耐阴香茶菜素B,耐阴香茶菜素A、B,棕榈酸[3],氢化兰萼甲素又名王枣子甲素,兰萼甲素、乙素[4]。
-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香茶莱含有的香茶菜甲素有抗实验肿瘤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香茶菜甲素在体外培养人体癌细胞试验中,对人体肝癌细胞株QGY-7703、人宫颈癌HeLa细胞及人体食管癌细胞株(CaFs-17)均有明显细胞毒作用,IC50分别为2.74μg/ml、1.33μg/ml、2.57μg/ml。在作用时间一定(3d)时,杀伤细胞能力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呈浓度依赖性。细胞杀伤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对食管癌细胞株的平均致死量为2.47μg/ml,其敏感性强于其他细胞株。在体一离体治疗指数表明,其在临床实践中可能有一定疗效[2]。香茶菜甲素结接种艾氏腹水癌的小鼠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7d,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存活时间[3]。 2.抗菌作用 香茶菜甲素体外试管法测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μg/ml、 450μg/ml[2]。琼脂平板扩散法表明香茶菜甲素对蜡样芽胞杆菌、枯草杆菌、八叠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香茶菜甲素31μg/ml对福氏痢疾杆菌即有抑制作用[4]。香茶菜体内试验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5]。 3.抗炎作用 50%乙醇提取物以5g/kg、10g/kg给大鼠灌胃,均显著抑制正常大鼠和摘除双侧肾上腺大鼠的角叉菜胶性足肿胀,作用持续5h以上。药物以5g/kg、10g/kg给小鼠灌服,也能明显抑制小鼠蛋清性足肿胀。醇提物5g/kg、10g/kg分别给大鼠灌胃,连续7d,显著抑制大鼠巴豆油性气囊肿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醇提取5g/kg、10g/kg给小鼠灌服,明显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但醇提物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抗炎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6]。 4.毒副反应 香茶菜醇提液灌胃最大耐受量大于200g/kg[6]。香茶莱甲素小鼠口服的LD50为1238.79mg/kg±104.99mg/kg,皮下注射的LD50为42.43mg/kg±4.8mg/kg[7]。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