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梅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雀梅藤的概览。雀梅藤又名倒丁风,归类于维吾尔药,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a(Osbec)Johnst的根、叶,可祛风除湿,化痰止咳,拔毒生肌。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雀梅藤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倒丁风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geretia thea(Osbec)Johnst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藤状灌木,小枝有刺,互生或近对生。单叶互生或近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4.5厘米,宽1~2.5厘米,顶端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有细锯齿,下面无毛,稀沿脉被疏柔毛,侧脉每边3~4(~5)条,下面明显凸起。花谈白色,花萼5裂,花瓣5,雄蕊5;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核果近圆球形,熟时紫黑色,味酸可食。花期7~11月,果期第二年3~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灌丛中或旷野上。产于广西大新、龙州、金秀、象州等县市;分市于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涩,性平。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根浸酒服;外用枝叶适量水煎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鹤膝风 倒丁风(雀梅藤)根适量,米双酒浸泡过药面,每服30毫升,每天3次,并研粉适量,调酒炒热外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大麦碱,无羁萜[1]。茎含表无羁萜醇,大黄素,大黄素-6-甲醚,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及奥寇梯木醇-3-乙酸酯[2]。
- 药理作用: 1.护肝作用 雀梅藤的水煎醇沉液或浸膏按40g生药/kg~50g生药/kg体重之剂量给大鼠准胃,每日1次,连续9d,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中毒大鼠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而对正常大鼠的ALT无影响,对四氯化碳中毒大鼠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也有降低作用[1]。 2.抗菌作用 雀梅藤水煎液(浓度为100%)体外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的作用,浓度越高,抗菌作用越强,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最敏感。每只小白鼠每日用100%雀梅藤水煎液0.2ml灌胃,连续3d,能降低腹膜腔内注射变形杆菌的小白鼠的死亡率,说明其体内也有抗菌作用[2]。 3.毒件 小鼠口服的最小致死量大于625g生药/kg,以每日10g/kg或每日100g/kg的雀梅藤喂养大鼠连续3个月,活动正常,体重增长与对照组无异,肝肾功能、血糖、血常规、心电图均未见异常变化,亦未引起各组织有病理改变,停药1个月后也如此[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