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石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阴石蕨的概览。阴石蕨又名旁涯使,归类于维吾尔药,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Humata repens(L.f.)Diels的根壮茎,可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清热利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阴石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旁涯使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阴石蕨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旁涯使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Humata repens(L.f.)Diels的根壮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活血散瘀,止血止痛,清热利湿。
- 主治: 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吐血、便血、白带、尿路感染、肺脓疡、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umata repens(L.f.)Diels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膜质披针形、红棕色的鳞片。叶远生,叶柄基部与根状茎连接处有关节。叶片卵状三角形,长5~10厘米,宽3~5厘米,2~3回羽状全裂,羽片无柄,下延成翅,基部一对羽片最大,叶脉在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上羽状分叉。包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囊群盖半圆形,棕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树上、溪边或阴湿石壁上。产于广西防城、平南、临桂、龙胜、金秀等县市;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除去叶和须根,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