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莓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蛇莓的概览。蛇莓又名手雷梅,归类于维吾尔药,蔷薇科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Andrews)Focke的全草,可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生津止渴,调经。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蛇莓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手雷梅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Duchesnea indica(Andrews)Fock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有柔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菱状卵形或倒卵形,长1.5~3厘米,宽1.2~2厘米,顶端钝圆形,基部宽楔形,边有钝锯齿;两面散生柔毛;托叶卵状披针形,有时3裂。花黄色,单生于叶腋,花梗长达6厘米;花托果期膨大成半圆形,红色。聚合瘦果小,熟时红色。花期3~4月,果期4~5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野、路旁。产于广西隆林、田林、都安、柳江、金秀、桂林等县市;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来,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甲氧基去氢胆甾醇[1],低聚缩合鞣质,并没食子鞣质,总蛋白,总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2],没食子酸,已糖,戊糖,糖醛酸,蛋白质,蛋白质鞣质多糖[3],酚性物质[4],又含熊果酸,委陵菜酸,野蔷薇葡萄糖酯,刺梨甙F,6-甲氧基柚皮素,杜鹃素,β-谷甾醇,硬脂酸,白烨甙,蛇毒并没食子甙A、B,山柰酚-3-O-芸香糖甙及山奈酚-3-O-刺槐二糖甙[5]。
-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作用48h后,细胞集落形成明显抑制,15mg/ml可使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1]。其多糖部分对移植S180肉瘤小鼠,在100mg/kg、200mg/kg时,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2]。 2.抗菌作用 蛇莓中分离的F-Ⅰ、F-Ⅱ、F-Ⅲ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对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其F-Ⅴ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呈强阳性抑制生长,其抗菌活性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丙酮的部分。此外,其对白喉杆菌有抑制作用[3]。 3.对平滑肌的作用 其流浸膏对离体肠仅使收缩振幅增大,张力无明显变化,且有随剂量增大抑制张力的作用;对家兔、豚鼠及大鼠的离体子宫均呈兴奋作用,0.2ml/50ml的作用强度与1u垂体后叶素近似,妥拉苏林不能对抗其此种作用,在(兔)体试验表明其流浸膏2ml/kg与垂体后叶素1u/kg作用强度相似[2]。对豚鼠离体气管无明显影响[2]。 4.毒性 其注射剂给小鼠腹腔注射达450g(生药)/kg,未见死亡;静脉注射无异常或死亡[2]。其流浸膏给小鼠灌服50g/kg14d,未见异常和中毒[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