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菠菜的概览。菠菜又名帕来克,归类于维吾尔药,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全草,可生湿生寒,润肠通便,清热退烧,润肺止咳,消除黄疸,润喉利咽,利尿排五,祛热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菠菜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帕来克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菠菜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帕来克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为藜科植物菠菜的全草。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湿生寒,润肠通便,清热退烧,润肺止咳,消除黄疸,润喉利咽,利尿排五,祛热止痛。
- 主治: 主治干热性或胆液质性疾病,如大便干结,发热发烧,肺病咳嗽,肝阻黄疸,咽喉干痛,小便赤烧,膀胱结石,关节疼痛等。 1.《注医典》:“软化,清理,清除胸脑之热,凉血止痛等。治胸肺热盛,血液质性肛门疼痛等。” 2.《药物之园》:“消除伤寒,清热止渴,疗热性乃孜来感冒、肺痨,溶石排石,清热止痛,清热通尿,退热性粒疮等。治热性伤寒,热盛口渴,热性乃孜来感冒、肺结核,热性腰痛、热性关节疼痛,热性尿闭,热性粒疮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pinacia olerace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 一年生草本,全体光滑,柔嫩多水分。幼根带红色。叶互生;基部叶和茎下部叶较大;茎上部叶渐次变小,戟形或三角状卵形;花序上的叶变为披针形;具长柄。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排列成稳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被4,黄绿色,雄蕊4,伸出;雌花簇生于叶腋,花被状苞片合生成坛状,有2齿,花柱4,线形,细长,下部结合。胞果,硬,通常有2个角刺。花期夏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国内外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马齿苋代。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物。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湿寒,味甘。 《注医典》:“一级末湿寒。”
- 用法用量: 内服:l~5g。外用:适量。可入汁液剂、汤剂、漱口剂、糊剂等制剂。
- 考证: 《注医典》载:“菠菜,是众所周知的蔬菜。”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菠菜一致。
- 制剂: 孜马地 衣斯帕那合 敷剂 新鲜菠菜、喀什粉各适量。菠菜捣研成糊状,与喀什粉制成敷剂即可。功能清热退肿等。主治热性粒疮,热疹等。外用,根据病情取适量敷于患处。(《药物之园》)
- 选方: 1.治热性伤寒,热盛口渴,热性乃孜来感冒、肺结核 取适量菠菜,与运量绿豆,煎汤内服和食用。 2.治咽喉疼痛 取适量新鲜菠菜,挤出汁液,制成漱口剂漱口。 3.治黄疸,咽喉干痛,小便赤烧,膀胱结石 取适量菠菜,挤出汁液,放入适量砂糖,溶化内服。 4.治热性腰痛,热性关节疼痛,热性尿闭 取适量菠菜,煎煮成糊状制成敷剂,敷于患处或膀胱区。(1~4方出自《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对寒性气质者可引起头痛,矫正药为巴旦杏仁油、奶皮、酥油、黑胡椒等。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可食部分每百克含蛋白质2g,脂肪0.2g,碳水化合物2g,粗纤维0.6g,灰分2g,钙70mm,磷34mm,铁2.5mg,胡萝卜素2.96m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13mg,烟酸0.6mg,抗坏血酸3lmg,草酸超过0.1g,芸香苷17mg,氟1.lmg,多量α-生育酚(α-tocoPberol),6-羟甲基喋啶二酮(6-hydroxymethyllumazin)。 叶含锌56~68mg/kg(干重),叶酸1.22μg/g,氨基酸和叶黄素(xanthonhvll),β-胡萝卜素(β-carotene),新β-胡萝卜素β(neoβ-carotene B),新-β-胡萝卜素U(neo-β-carotene U)等类胡萝卜素,还含α-菠菜甾醇(a-spinasterol),豆甾烯-7-醇(7-stig-mastenol),胆甾酸(cholesterol)以及甾酸酯和甾醇苷,万寿菊素(patuletin),菠叶素(spinacetin),和一种青紫色荧光物质2-乙酰基-3-对羟基苯丙烯酰基内消旋酒五酸[1]。 根含菠菜皂苷(spinasaponin)A、B[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