荭草根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荭草根的概览。荭草根又名骨堆旁,归类于维吾尔药,蓼科植物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全草,可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荭草根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骨堆旁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荭草根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骨堆旁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蓼科植物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 主治: 治风湿性关节炎、食积腹胀、疝气、痈疮肿毒、荨麻疹。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olygonum orientale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多分枝,密生长毛。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全缘,两面生长毛;托叶鞘筒状,膜质,顶端平截。花淡红色;圆锥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期4~6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村边路旁和水边湿地。产于广西邕宁、隆安、隆林、南丹、河池、都安、金秀、藤县、阳朔、全州等县市;分布于东北、江西、福建、广东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含槲皮甙,3,3',5,6,7,8-六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黄酮,5-羟基-3,3',6,7,8-五甲氧基-4'5'-亚甲二氧基黄酮,3'-羟基-3,4,5',5,6,7,8-七甲氧基黄酮,3,3',5,8-四甲氧基-4',5',6,7-双(亚甲二氧基)黄酮[3,3',5,8-tetramethoxy-4',5',6,7-bis(methylene-dioxy)flavone],3'-羟基-3,4',5,5',8-四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3',5二羟基-3',4',5',8-四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3,3',4',5,5',8-元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洋地黄黄酮,月橘素[1]。叶含荭草素,红草甙A、B[2,3]及大量的叶绿醌[4],牡荆素[5]。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