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苋的概览。苋又名来林,归类于维吾尔药,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 tricolor L.的全草,可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尿,滑肠,活血祛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苋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来林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苋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来林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苋科植物苋Amaranthus tricolor L.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利尿,滑肠,活血祛瘀。
- 主治: 治大小便不通、痢疾、青盲、翳障、乳糜尿、牙痛、崩漏、带下、阴囊肿痛、痔疮、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maranthus tricolor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80~150厘米,无刺。单叶互生,形态多样,常为宽卵形至披针形,长4~10厘米,宽2~7厘米,顶端圆或急尖,或短斯尖而钝头,并微凹,基部楔形,两面无毛,紫、黄等色或彩斑。花小,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密集成球形的花簇,腋生或密集成顶生下垂的穗状花序。苞果长圆形,盖裂,果皮光滑。种子黑色有光泽。花期6~7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村中水沟边或菜地草丛中,全国各地栽培;原产热带美洲、日本、亚洲南部及中亚地区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茎、叶,春夏季采;根及种子,9~11月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寒。
- 用法用量: 根及茎叶15~30克,水煎服;种子6~9克,水煎或研末冷开水冲服。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乳糜尿 来林(苋)种子适量,炒干,研细末,每次服9克,糖水送服,每日3次。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茎含亚油酸为主要成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1]。叶中有苋菜红甙[2],棕榈酸,亚麻酸,十二四烷酸,花生酸,菠菜甾醇[1],单半乳糖基甘油二酯,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三半乳糖基甘油二酯,三酰甘油,甾醇,游离脂肪酸[3],维生素A、C、B和核黄素[4]。地上部分含正烷烃,正烷醇和甾醇类[5]。全草挥发油分析存在56个化学成分,包括15个醇,5个酯,13个醛,8个酮,3个碳氢化合物,9个酸和5个其他成分[6]。
- 药理作用: 本品石油醚提取物中的正烷烃类、正烷醇类、16-三十一烷酮、甾醇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皆为革兰阳性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克雷白杆菌(皆为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中,16-三十一烷酮及甾醇类的抗菌作用强于正烷烃类[1,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