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花生的概览。花生又名雷突,归类于维吾尔药,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叶、果壳,可补脾,润肺益气。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花生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雷突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花生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雷突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叶、果壳。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补脾,润肺益气。
- 主治: 治燥咳、反胃、鸡屎堆(头部皮肤病的渗出液所形成的痂皮)、脚气病、产后乳汁缺少。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achis hypogaea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多分枝草本。茎长20~80厘米,匍匐或直立,被长柔毛。偶数羽状复叶,小叶4枚,对生,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2.5~3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圆形,基部渐狭,边全缘,有托叶,披针形。花黄色,蝶形;单生或数朵簇生于叶腋。荚果于土中发育成熟,膨胀,有网纹,种子通常1-4颗,光滑。花期6月,果期8-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全国各地栽培。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全国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叶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备用;果壳秋季采挖果实晒干后剥取或随用剥服。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花生的种子含卵磷脂,氨基酸,如γ-亚甲基谷氨酸[1],γ-氨基-α-亚甲基丁酸[2],又含嘌呤[3],生物碱,如花生碱,甜菜碱,胆碱[1、3]。种子所含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中的维生素B1,泛酸,生物素[3]和维生素C[4]。种子中还含甾醇,已确证的有β-谷甾醇,菜油甾醇[5],豆甾醇,胆甾醇,24-亚甲基胆甾醇[6],另含木聚糖和葡萄甘露聚糖[7],微量元素铬、铁、钻、锌等[8]。
- 药理作用: 1.对血凝的影响 曾有较多报告服用花生对多种血凝障碍患者的出血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效果,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但对严重出血患者疗效差。从花生米中分得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其延缓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较从大豆中分得者为强,于大剂量时还能延缓凝血酶生成。曾有动物实验表明,花生水溶液静注,可使犬凝血时间及再钙化时间缩短,血浆对肝素的耐受力提高,并促进凝血酶元活性和血栓形成,对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明显受抑制或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低下的血液,还能增进其第Ⅸ及第Ⅷ困子含量。但也有一些报告指出,花生于体外无促血凝作用[1]。 2.细胞凝集作用 从花生中提得的花生凝集素能使经神经氨酸酶处理的红细胞凝集,也能使胸腺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凝集,对于胸腺细胞的凝集能力以对小鼠者最强,人次之,对豚鼠者较弱。以花生凝集素凝集试验可将胸腺细胞分为两个亚群,反应胸腺细胞分化的程度,呈阳性者为幼稚T细胞,呈阴性者是成熟或接近成熟的T细胞[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