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菜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芝麻菜子的概览。芝麻菜子又名扎浑 欧日格,归类于维吾尔药,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种子,可生干生热,祛寒壮阳,通尿通经,燥湿开胃,散气除胀,热肤除斑。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芝麻菜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扎浑 欧日格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芝麻菜子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扎浑 欧日格
- 民族药名出处: 《拜地依药书》
- 药材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种子。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祛寒壮阳,通尿通经,燥湿开胃,散气除胀,热肤除斑。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寒性阳痿、小便不利、经水不下,湿性纳差、气结腹胀、雀斑、白癜风。 1.《保健药园》;“散气,解毒,增强性欲,清除黏液质,通阻软肝,溶石等。治气给,中毒,性欲低下,黏液质增多,肝脾硬化,各种结石等。” 2. 《拜地依药书》:“排出积痰,祛斑生辉等。治痰液盛积,面部斑点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Eruca sativa Mil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芝麻菜Eruca sativa Mill.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茎直立,通常上部分枝,有疏生刚毛。下部叶大头羽状深裂,长4~7cm,宽2~3cm,顶生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生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叶脉上有疏柔毛;叶柄长2~4cm;上部叶无柄,具1~3对裂片,顶生裂片卵形,侧生裂片矩圆形。花黄色,有紫褐色脉纹,直径1~1.5cm。长角果圆柱形,长2~3cm,喙短而宽扁;果梗长2~4mm;种子2行,近球形或卵形,直径1.5~2. 5mm,淡褐色。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长于向阳斜坡、草地、路边、麦田中、水沟边;亦有栽培。我国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等地,国外欧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北部、非洲西北部均有分布。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独行菜子、洋葱子、家独行案子代。
- 采收加工: 果实成熟时,采下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净杂质,再晒至足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种子椭圆形,稍扁。长1.5~1.8mm,宽1~1.3mm,厚0.7~0.9mm。表面黄棕色,微有光泽,具细密的纹理和2条纵列的浅槽,除去种皮可见肥厚的子叶2片,具油性。气微,味微辛、苦。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热,味辛。 1.《保健药园》:“二级干、三级热。” 2.《拜地依药书》:“三级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5~7g。外用:适量。可入仁膏、蜜膏、散剂,敷剂、油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芝麻荽子,是芝麻菜的种子;原植物分为家生和野生两种,原植物叶与萝卜叶相似,但比它小,叶边有齿,花黄色,药用家生之种子。”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芝麻菜子一致。
- 制剂: 买朱尼 木白黑 蜜膏 芝麻菜子、干姜、欧玉竹、桂枝、白芥子各10g,荨麻子、除虫菊根、黑胡椒各5g,阿魏2.5g,蜂蜜30g。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蜂蜜制成蜜膏即可。功能祛寒壮阳。主治寒性阳痿。每日2次,每次6g,用开水送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1.治痰液盛积 取适量芝麻菜子,研成细粉,用适量葡萄醋冲服。 2.治面部斑点 取适量芝麻菜子,研成细粉,用适量开水制成敷剂,外敷于患处。(1、2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 注意事项: 对热性气质者有害,矫正药为菊苣、葡萄醋、马齿苋。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种子含油量为30%左右[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张彦福、维吾尔药材真伪鉴别.1999.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