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红蓟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胜红蓟的概览。胜红蓟又名灭醉,归类于维吾尔药,菊科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的全草,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排石,止血生肌。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胜红蓟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灭醉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geratum conyzoides 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株被柔毛。单叶对生,有时上部互生,卵形或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顶端急尖,基部钝或宽楔形,边有圆锯齿。花白色或淡紫色或蓝色,全部管状;头状花序在茎顶排成紧密伞房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黑褐色,5棱,冠毛鳞片状,上端渐狭成芒状,5枚。花果期全年。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缘、河边或山坡草地,田边或荒地上。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微苦,性凉。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用鲜品30~60克,捣烂调冰糖取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捣计涂或研粉撒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鱼口使毒 灭醉(白花草)叶120克,茶麸15克,捣烂加热温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胜红蓟黄酮A、B、C,川陈皮素,甜橙素,钓樟黄酮B,5'-甲氧基川陈皮素,5,6,7,8,5'-五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5,6,7,5'-四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5,6,7,3',4',5'-六甲氧基黄酮,5,6,7,8,3'-五甲氧基-4'-羟基黄酮,5,6,7,8,3',5'-六甲氧基-4'-羟基黄酮[1]。槲皮素,山柰酚-3-芸香糖甙,山柰酚-3,7-双葡萄糖甙[2]。全草还含有生物碱:石松胺,刺凌德草碱[3]及三萜类化合物:无羁萜,β-谷甾醇,豆甾醇[4]。所含挥发油的成分中有胜红蓟色烯,香豆精,β-丁香烯,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5]和去甲氧基胜红蓟色烯[6]。地上部分含有多种色烯类化合物:7-甲氧基-2,2-二甲基色原烯,7,8-二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7-甲氧基-8-乙酰基-2,2-二甲基色烯,6-(1-甲氧基乙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6(1-羟基乙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6-(1-hydroxyethyl)-7-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e],6-(1-己氧基乙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6-(1-ethoxyethyl)-7-methoxy-2,2-dimethylchromene],6-乙烯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6-当归酰氧基-7-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7],7-甲氧基02,20二甲基色烯,胜红蓟色烯[8]及黄酮类化合物:5,6,7,8,5'-五甲氧基-3',4'-亚甲二氧基黄酮[8],5'-甲氧基川陈皮素[9],山柰酚、槲皮素[10]。5,6,7,3',4',5'-六甲氧基黄酮,8-羟基-5,6,7,3',4',5',-六甲氧基黄酮[3]。此外,地上部分还含有右旋芝麻素,丁香烯氧化物[7],7-豆甾烯-3-醇,延胡索酸,咖啡酸[10]。
- 药理作用: 胜红蓟中得到的精油在杯碟法试验中再现出抗菌活性[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