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子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肉桂子的概览。肉桂子又名达尔亲 古丽,归类于维吾尔药,为樟科植物桂树花被内的幼嫩果实,可生干生热,祛寒补心,芳香开窍,温中开胃,增强消化。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肉桂子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达尔亲 古丽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innamomum cassia Presl;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 macrophyllum Chu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参见“肉桂”条。Cinnamomum cassia Presl 附:1.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Laurus cin-namomum Andr.;L. cassia C.G.et Th.Nees] 常绿乔木,芳香,树皮灰褐色;枝条被灰黄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长1.2~2cm,被黄色短绒毛;叶片长椭圆形,或近披针形,长8~34cm,宽1~9.5cm,先端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内卷,上面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疏被黄色短绒毛,离基三出脉,横脉波状,近平行,革质。圆锥花序腋生或近顶生,长8~16cm,被黄色绒毛,花序分枝末端具3朵花作聚伞状排列;花两性,长约4.5mm,白色;花梗长3~6mm,被黄褐色短绒毛,花被筒倒锥形,长约2mm,花被裂片卵状,长约2.5mm,宽约1.5mm,先端钝或锐尖;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1、第2轮雄蕊长约2.5mm,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0.9mm,4室,上2室较小,内向瓣裂,花丝长约1.4mm,第3轮雄蕊长约2.7mm,花药卵状长圆形,4室,上2室较小,外侧向瓣裂,下2室外向瓣裂;退化雄蕊3箭头状,连柄长约2mm,柄被柔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7mm,无毛,花柱与子房等长,柱头小,不明显。果实椭圆形,长约1cm,宽约8mm,显紫色,无毛,果托浅杯状,长4mm,顶端直径达7mm,有时略齿裂。花期6~8月,果期10~12月。(图1) 2.大叶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 本变种植物形态与正种(肉桂)的主要区别,在于叶片甚大,长25~48cm,宽8~13cm;花丝近于无毛。(图 2)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参见“肉桂”条。Cinnamomum cassia Presl 附:1.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Laurus cin-namomum Andr.;L. cassia C.G.et Th.Nees] 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2.大叶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 var.macrophyl-lum Chu 栽培于沙丘或斜坡山地。在广东、广西等地有大面积栽培。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肉桂代。
- 采收加工: 在9~10月采幼嫩的果实,阴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为干燥幼嫩的果实,包藏于宿存的花被管内,呈扇球形,径约4mm。表面深灰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皱缩的皱纹,花被管先端向中央收缩而略下陷,果实存有花柱脱落的残留部分,略突起;基部有短柄,长3~4mm,呈深灰褐色。花被管质稍硬,剖开,内有一细小末成熟的果实,扁圆形,径约2mm,表面褐棕色,有特殊香气。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干热,气芳香,味微辛甘。 《药物之秘》:“二级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1~3g。外用:适量。本品可人心舒膏、消食膏、蜜膏、汤剂、散剂,敷剂、油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肉桂子,是桂树的花朵内嫩果,树高3~5m,树枝向周围伸展,也有向下垂落,叶与柳树叶相似,但比它稍宽,稍短;花和果实与香桃木实相似,花朵内嫩果称‘肉桂子’。树皮称‘达日其尼’(中国木皮),产于中国和锡兰岛者为上品。”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一致。
- 制剂: 朱瓦日西 古丽 达尔其尼 消食膏 肉桂子、肉桂、肉豆蔻、小豆蔻、丁香、高良姜、荜茇、沉香各15g,藏红花6g,麝香3g,方糖265g,蜂蜜1000ml。药物研成细粉,过罗,与炼蜜制成消食膏即可、功能燥湿补胃,散气益肝,去寒止泻,降逆止呃等。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肝胃疾病,如胃肝寒虚,寒性腹泻、恶心呕吐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1~3g,用开水送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对膀胱有害,矫正药为西黄芪胶或欧细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