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绣球藤的概览。绣球藤又名旁木通,归类于维吾尔药,毛茛科植物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ex DC.的茎,可利尿消肿,活血通经,下乳。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绣球藤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旁木通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绣球藤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旁木通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毛茛科植物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ex DC.的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利尿消肿,活血通经,下乳。
- 主治: 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风湿疼痛、闭经、乳汁不通。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Clematis montana Buch.-Ham.ex DC.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木质藤本,长达8米,老时变无毛,外皮剥落。三出复叶,数枚簇生于短枝上,或对生;基部有宿存牙鳞;小叶片卵形,长2~7厘米,宽1~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3浅裂,边常有缺刻状锯齿,两面生有短柔毛。花天花瓣,萼片白色或外面带淡红色;1~6朵与叶簇生于短枝上,直径3~5厘米。瘦果扁,卵形,无毛,宿存羽状花柱长2~4厘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灌丛中、林边或沟旁。产于广西融水、金秀等县市;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台湾、安徽等省份;印度、尼泊尔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阴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绣球藤叶含以齐墩果酸为甙元的绣球藤皂甙A、B[1,2]。还含元羁萜β-香树酯醇,β-谷甾醇,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八醇[3]。另有报道绣藤球还含有以常春藤皂甙元为甙元的六糖皂甙及三糖皂甙[4]。
-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 家兔静脉注射川木通水提醇沉剂1g/kg,有明显的利尿作用。大鼠灌胃川木通20g/kg的利尿作用与双氢氯噻嗪0.25g/kg作用相似。川木通在增加家兔尿量的同时能促进Na+、K+、Cl-的排出,特别是Na+的排出。大鼠灌胃川木通灰分后未见利尿作用,故认为其利尿作用与川木通中所含电解质无关[1]。 2.毒性 川木通毒性小,动物灌胃未测出LD50。小鼠腹腔注射川木通LD50±95%可信限为25.95g/kg±2.89g/kg。亚急性毒性试验,每日大鼠灌胃12.9g/kg,连续20d,生化、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显著性改变[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