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背山麻杆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背山麻杆的概览。红背山麻杆又名星猫丁,归类于维吾尔药,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秆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的根、叶,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血,平喘,杀虫止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背山麻杆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星猫丁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lchornea trewioides(Benth.)Muell.-Ar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灌木,高1~2米,枝条有短柔毛。单叶互生,卵状圆形或阔三角状卵形或阔心形,长6~15厘米,宽4~12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近平截或浅心形,边有不规则的细锯齿,下面红绿色,有毛,基出3脉,基部有2~4个红色腺体和2枚线状附属体,叶柄长达7厘米,红色。花单性,无花瓣,雌雄同株;雄花序总状腋生,雌花序顶生,花密集。苞片腋内有花4~8朵聚生;蒴果球形,直径8~10毫米,被灰白色毛,顶有宿存柱头。花期3~6月,果期5~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山脚,以石灰岩山为常见。产于广西梧州、桂平、防城、邕宁、宾阳、武鸣、平果、凌云、东兰、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我国中南、东南、华南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含大量生物碱和酚性物质。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 药理作用: 1.镇咳祛痰作用 根煎剂给小鼠口服175g/kg,氨水喷雾致咳法证明:有明显镇咳作用;酚红法证明:祛痰作用也很显著[1]。 2.抗菌作用 试管试验表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有轻度的抑制作用[1]。 3.对平滑肌的作用 红背叶根的煎剂对离体兔回肠有明显的抗乙酰胆碱作用。但对支气管无舒张作用[1]。 4.对3-甲基胆蒽诱发小鼠皮肤癌的作用 小鼠背部皮肤剃毛,涂以3-甲基胆蒽和红背叶提取物30星期后,背部皮肤出现数量不等的乳头样肿瘤,发生率为17%,若单独涂以3-甲基胆蒽,发生率为零,表明红背叶为一较弱的促癌物质[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