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膝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牛膝的概览。红牛膝又名鸭灶咪使,归类于维吾尔药,苋科植物柳叶牛膝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Makino的根,可活血散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利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牛膝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鸭灶咪使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hyranthes longifolia(Makin)Makino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直立草生,高达120厘米。根丛生,圆柱状。茎红紫色,有棱角,节稍膨大,节上有对生的分枝。单叶对生,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长5~13厘米,宽2~4厘米,先端长夹,基部宽楔形,边全缘,两面被柔毛,背面带紫红色。花绿色,向下折贴近总梗;退化雄蕊方形,顶端有不明显的牙齿;穗状花序腋生和顶生。胞果长圆形。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旷野、路旁溪边。产于广西桂林、隆林、宜州、钟川、贺州、藤县、平南、桂平、博白、北流等县市;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蜕皮甾酮和牛膝甾酮[1]。从柳叶牛膝根提取的总皂甙分得4个结晶,鉴定分别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联结葡萄糖醛酸的酯、蜕皮甾酮和熊果酸[2]。
-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柳叶牛膝的根茎煎剂1/8、1/6和1/4LD50灌胃,给药3次,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2g/kg皮下注射,对角叉菜胶性小鼠足肿有较强抑制作用,而4g/kg灌胃给药作用较差;4g/(kg·d),连续3d,对大鼠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1]。 2.其他作用 柳叶牛膝煎剂4g/kg,给药3次,可减少小鼠扭体反应次数;2.5g/(kg·d)灌胃,连续7d,对蛋白合成前体掺入肝、肾组织有促进作用[1]。 3.毒性 柳叶牛膝煎剂小鼠灌胃的LD50为16.45g/kg。柳叶牛膝丁醇提取物和粗皂甙小鼠灌胃的LD50分别为8946mg/kg和4083mg/kg[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