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乌桕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乌桕的概览。红乌桕又名达周使,归类于维吾尔药,大戟科植物山乌桕Sapium discolor(Champ.ex Benth.)Muell.-Arg.的根皮、叶,可利尿通便,祛瘀消肿,杀虫止痒,解蛇毒。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乌桕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达周使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pium discolor(Champ.ex Benth.)Muell.-Ar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6(~12)米。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单叶互生,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党楔形或近圆形,边全缘,叶柄顶端有2个腺体。花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穗状花序顶生;雄花在上部,雌花在下部。蒴果球形,黑色;种子近球形,外被蜡层。花期4~5月,果期5~12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灌木丛和疏林中。产于广西陆川、防城、上思、龙州、隆林、凌云、天峨、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叶,全年可采根、皮,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有小毒。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外用叶适量捣敷,或枝叶水煎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 达周使(红乌桕)根皮3~9克,水煎服。 2.大便秘结 达周使(红乌桕)根30克,水煎服 3.小儿发热 达周使(红乌桕)叶、缺解美(鸡矢藤)全草、朴莫亮(枫香)叶、表靠亮(桃树)皮鲜品各100~150克捣烂,倒盆内冲入开水,待温时洗身。 4.过敏性皮炎、湿疹、带状疮疹、皮肤瘙痒 达周使(红乌桕)、莫翁样(地菍)、勤人旁(金银花)藤各适量,水煎洗。 5.毒蛇咬伤 达周使(红乌桕)叶30克,寮鸟老(了刁竹)15克,成泪端(田基黄)、边条林(半枝莲)各30克,捣烂调米酒250毫升取汁内服,渣外敷。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