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线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红丝线的概览。红丝线又名雷扣咪,归类于维吾尔药,茄科植物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Lour.)Bitt.的全株,可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红丝线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雷扣咪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Lycianthes biflora(Lour.)Bitt.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灌木或亚灌木,高0.5~1.5米,小枝、叶背、叶柄、花梗、花萼上面生有具节的单毛和分枝的柔毛。单叶互生,上部的叶常二枚聚生,一大一小,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15厘米,宽3~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渐狭至叶柄成窄翅,边全缘,两面被柔毛。花两性,2~5朵聚生于叶腋;花萼杯状,10齿裂,裂片钻头状线形;花冠淡紫色或白色,5深裂;雄蕊5,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无毛;子房上位,卵形。浆果球形,成熟时绯红色,有宿存花萼。花期5~8月,果期7~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荒野、林旁、林下阴湿处。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云南、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省份。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中含2α-羟基蜀羊泉次碱,芰脱皂甙元,新芰脱皂甙元,蜀羊泉次碱,澳洲茄胺。叶、茎中也含有新芰脱皂甙元[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