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硝石的概览。硝石又名说热 开里密,归类于维吾尔药,为矿物天然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可生干生热,利尿通淋,除尿道疮疡,消炎退肿,通阻泻下,散气止痛,祛寒通经,软坚排石,赤肤生辉。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硝石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说热 开里密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硝石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说热 开里密
- 民族药名出处: 《药物之园》
- 药材来源: 为矿物天然硝石经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干生热,利尿通淋,除尿道疮疡,消炎退肿,通阻泻下,散气止痛,祛寒通经,软坚排石,赤肤生辉。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小便不通,尿道疮疡,各种炎肿,脾脏肿大,大便干结,小关节痛,经水不下,肾、膀胱结石,白癜风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
- 药物分类: 矿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硝石Saltpetre(Niter)。 斜方晶系,常是疏松的针状、束丝状、毛发状或皮壳状集合体。无色、白色或灰色等。条痕为白色。玻璃状光泽成绢丝状。微透明。断口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相对密度2.1~2.2。性脆。人工制成者呈假六方系之柱状结晶,与文石的形状颇相似。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产于污秽之地,亦常覆于地表面、墙角或干燥地区的土壤、岩石表面、洞穴中。在石灰岩、盐沼地带及沙漠区域亦多见。我国主产于青海、西藏、山东、湖北、湖南、贵州、新疆等地,国外主产于印度等地。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拉合尔盐代。
- 采收加工: 天然产的硝石,挖出后,除去杂质、泥沙,用时将原药打碎或研粉。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条状(板柱状)或颗粒状。纯净者全体无色或白色,微透明至较透明,硬度2.5,性脆,易碎;断面呈玻璃样光泽;气无,味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中性;易熔融,烧时有爆炸性。
- 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呈白色。显微镜下观察为不规则的透明块片,边缘清晰,光滑;如加1滴0.1%的四苯硼钠溶液,即呈现雪花或羽毛状晶形。在偏振光下为长条状颗粒,垂直板面的两组解理清晰;干涉色为高级灰白。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粉末,以钻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之,在酒精灯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呈紫色;如有少量钠盐混存时,为去掉钠黄色焰的干扰,须隔蓝色玻璃透视。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三级干热,味辛、苦微咸。 《药物之园》:“三级末干热。”
- 用法用量: 内服:3g。外用:适量。可人散剂、小丸、软膏、敷剂等制剂。
- 考证: 《药物之园》载:“硝石,是产于盐碱的一种物质,自然的冒出在地面,与海水食盐相似晶体颗粒状物,多为白色。”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硝石一致。
- 制剂: 苏福非 说热 散剂 硝石、草果各21g,砂糖15g。研成细粉,过罗即可。功能清理尿道,清疮除脓,消炎退肿等。主治性病淋病,小便带脓等。内服,每日2次,每次3g。用开水送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
- 注意事项: 禁用于心虚、胃虚、肠炎、膀胱炎。本品对食道和肾脏有害,矫正药为蜂蜜、西黄芪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