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香薷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石香薷的概览。石香薷又名沉介茶,归类于维吾尔药,唇形科植物五香薷Mosla chinensis Maxim.的全草,可发汗解表,消暑化湿,镇咳祛痰,利尿消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石香薷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沉介茶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osla chinensis Maxi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茎高9~40厘米,纤细,被白色疏柔毛。单叶对生,线状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2.8(~3.3)厘米,宽2~4(~7)毫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或楔形,边有不明显的浅锯齿。花紫红至白色,唇形;总状花序头状,生于茎枝顶端;苞片覆瓦状排列,被疏柔毛。小坚果近球形,具深皱纹。花期6~9月,果期7~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草坡、林下。产于广西龙州、武鸣、马山、罗城、柳江、金秀、永福、钟山、苍梧、岑溪、桂平、贵港、北流、陆川等县市;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东、福建及台湾等省份;越南也有。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季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辛,性微温。
- 用法用量: 9~3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或捣汁开水调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中暑腹痛 沉介茶(石香薷)30克,水煎冲红糖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挥发油2%,内含香荆芥酚71.64%,对聚伞花素10.10%,对异丙基苯甲醇5.00%,β-蒎烯1.52%,4-蒈烯5.28%,α-松油烯1.23%,百里香酚1.40%,葎草烯l.36%,β-金合欢烯0.25%,柠檬烯0.15%[1]。
- 药理作用: 1.解热作用 香薷散煎液30g(生药)/kg灌胃,对注射啤酒酵母所致发热的大鼠,一次给药仅有短暂的退热作用,连续3次给药有显著解热作用,对发热过程的体温反应指数(体温曲线与基线间面积,TRI)也有明显影响[1]。 2.镇痛作用 石香薷挥发油0.3ml/kg和0.15ml/kg灌胃,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关系[2]。 3.镇静作用 石香薷挥发油0.3ml/kg灌胃,对阈下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有显著增强作用,表明有镇静作用[2]。 4.抗菌作用 石香薷挥发油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其抗菌有效成分为百里香酚、香荆芥酚和对聚伞花素等。1:2000的香薷油的抗菌作用与75%乙醇的抗菌作用相似,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福氏痢疾杆菌的抗菌作用强度高于碘液,而弱于呋喃西林和苯扎溴铵[3,4]。此外,石香薷的挥发油或水煎剂对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及脑膜炎球菌有显著抗菌作用[4-7]。 5.其他作用 香薷薷提取物在体外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和β-羟基-β-甲基戊二酸辅酶A还原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可能具降压和降低胆固醇作用[8]。石香薷挥发油尚有利尿、镇咳和祛痰作用[9]。 6.毒性 石香薷和香薷挥发油小鼠灌胃LD50分别为1.304ml/kg~1.3333ml/kg和1.145ml/kg[2]。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