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石南藤的概览。石南藤又名丢柄端,归类于维吾尔药,胡椒科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Bent.)Maxim的全草,可祛风活血,行气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石南藤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丢柄端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石南藤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丢柄端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胡椒科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Bent.)Maxim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活血,行气止痛。
- 主治: 治风湿痛、腰腿痛、产后风痛、胃腹寒痛、跌打损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iper puberulum(Bent.)Maxi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藤本。茎、枝密被短柔毛,老茎节膨大,常生不定根。单叶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4~13厘米,宽3~8厘米,顶端急尖成渐尖,基部垂耳状心形,两侧不对称,边全缘,上面疏生刺毛;老时近无毛,下面全部至少脉上有短柔毛;叶脉基出5~7条;叶柄长5~10毫米,有毛。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浆果小,椭圆形,无柄。花期6月,果期7~8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林下、潮湿谷地、石上或树上。产于广西百色、龙州、防城、金秀、贺州等县市;分布于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秋季采,晒干备用或随采随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鞣质、单糖。
- 药理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毛蒌针剂50g/kg,20min后出现显著镇痛效果(热板法),并持续1.5h,作用强度不及哌替啶。用药后小鼠多安静、眼裂缩小,欲睏状[1]。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