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果榄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白金果榄的概览。白金果榄又名烈胆别,归类于维吾尔药,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ChamP.)Merr.et Chun的块根,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白金果榄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烈胆别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金果榄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烈胆别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Aristolochia championii(ChamP.)Merr.et Chun的块根。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止痛。
- 主治: 治小儿发热抽搐、各型脑炎、胃痛、痢疾、瘰疬、疔疮、无名肿毒、蛇虫咬伤、虎咬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istolochia championii(ChamP.)Merr.et Chu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多年生攀援藤本。块根肥大,纺锤形或长柱形,常数个串连,表面黄褐色或灰白色。单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0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都圆钝或心形,进全缘,背面密被灰白色绒毛;叶柄短。花紫色;单生或2~5朵成总状生于叶腋或老茎基部,花被下部管状,弯曲,上部扩大成圆形的檐,外被锈色长硬毛。蒴果近圆柱形。花期4~6月,果期5~10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石山脚下、林边阴湿处。产于广西那坡、南丹、融水、金秀、来宾、容县等县市;分布于贵州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