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冒顶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白冒顶的概览。白冒顶又名决达亮端,归类于维吾尔药,大戟科植物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的根、茎,可收敛,固脱。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白冒顶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决达亮端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白冒顶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决达亮端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大戟科植物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的根、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收敛,固脱。
- 主治: 治痢疾、子宫脱垂、脱肛、中耳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allotus Paniculatus(Lam.)Muell.-Ar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乔木或灌木,小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单叶互生或上部轮生,卵形、三角形或菱形,长5~13厘米,宽3~10厘米,上部常2浅裂或仅一侧浅裂,顶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有2个斑点状腺体,上面无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或灰白色星状绒毛,基出脉3~5条,边全缘。花单性,雌雄同株;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一苞片内有花2~6朵簇生。蒴果扁球形状三棱形,密被黄褐色绒毛,皮刺粗厚,密被星状毛。花期7~10月,果期10~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地或丘陵的灌丛、密林中。产于广西岑溪、桂平、博白、防城、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