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味胶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甘草味胶的概览。甘草味胶又名安则如提,归类于维吾尔药,豆科植物甜胶黄芪 Astragalus sarcocolla Dym.的树胶。
分布于山区。主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附注:类似品为桃金娘亚族(Myritiflorae)植物甘草味皮诺埃(Penoea sarcocolla L.)或P. fucta L.所渗出的树胶。为原产南非的小灌木。该品呈类黄红色或类棕红色,呈圆球形颗粒,或常堆积成团块状,味似甘草,溶于水及醇中,含一种非晶成分Sarcocollin,具类似甘草素(glycyrrhizin)之味,可生于生热,清除多余黏液质,散气通阻,消炎退肿,除脓愈疮。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甘草味胶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安则如提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甘草味胶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安则如提
- 民族药名出处: 《注医典》
- 药材来源: 豆科植物甜胶黄芪 Astragalus sarcocolla Dym.的树胶。 分布于山区。主产于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地。 附注:类似品为桃金娘亚族(Myritiflorae)植物甘草味皮诺埃(Penoea sarcocolla L.)或P. fucta L.所渗出的树胶。为原产南非的小灌木。该品呈类黄红色或类棕红色,呈圆球形颗粒,或常堆积成团块状,味似甘草,溶于水及醇中,含一种非晶成分Sarcocollin,具类似甘草素(glycyrrhizin)之味。
- 出处: 《中华本草》民族药卷:维吾尔药
- 功效: 生于生热,清除多余黏液质,散气通阻,消炎退肿,除脓愈疮。
- 主治: 主治湿寒性或黏液质性疾病,如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各种化脓性疮疡,各种眼部疮疡,迎风流泪,耳痛,耳道流脓。 1.《注医典》:“除腐牛肌,愈合创口;主治眼、耳疮疡等。” 2.《白色宫殿》:“能清除关节中的浓性体液。” 3.《拜地依药书》:‘能清除自身中混入胆液质的黏性黏液质。用于各种眼疾和颈淋巴结等。” 4.《药物之园》:“治筋肌搐紧,眼白血瘀,耳痛,疮口难合,天花等。”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stragalus sarcocolla Dym.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若本品缺货,可用芦荟代。
- 采收加工: 随时可收集植物茎流的结块状物,采后贮于干燥处,防潮、防水保管。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本品为不规则团块或颗粒,大者直径可达3cm;表面黄白色、黄色、橙红色到深红色,略具玻璃样光泽,质脆,易碎,碎断面不平坦,其色与表面基本一致而较鲜;气微,味特异,微甜而后若。粉末在冷水中振摇有泡沫;燃烧时先成黑色油状,并有明亮的黄色火焰和黑烟发生。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5ml,振摇后浸渍2h,滤过,滤液供下述试验:紫外光谱:取滤液适量,加乙醇稀释后,以DMS-200型紫外光可见光谱仪,进行紫外光谱扫描,在波长325nm处有明显吸收峰。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二级干热。味辛、微甜。 1.《注医典》:“一级干、二级热。” 2.《白色宫殿》:“干热。” 3.《药物之园》:“一级干、二级末热。”
- 用法用量: 内服:去毒后1~3g。外用:适量。可入小丸、蜜膏、伤粉、敷剂、软膏、滴剂等制剂。
- 考证: 《拜地依药书》载:“是一种名为‘沙依卡’的带刺的小灌木的胶,色白,照阳光时间越久,颜色变黄,日久甚至变红,称‘罕自如提。’淡黄色为佳品。”根据上述维吾尔医本草所述药物特征和实物对照,与现代维吾尔医所用甘草味胶一致。
- 制剂: 再如日 安祖如提 伤粉 甘草味胶粉、石榴皮、投食子、白矾、香附各30g,氧化铜15g,乳香、奇诺各6g。药物研成细粉,制成伤粉即可。功能除腐生肌,除脓愈疮,愈合创口。主治各种化脓性疮病,疮肌腐烂,疮口难愈。外用,取适量撒于患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吾尔医学》方剂部分)
- 选方: 1.治耳道流脓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撒于黏蜂蜜的棉棒上,塞于耳道,涂于耳道壁。 2.治眼部脓疮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撒于患处。(1、2方出自《注医典》) 3.治眼部脓疮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用适量鸡蛋清或牛乳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4.治颈淋巴结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用适量胡桐泪制成敷剂,外敷于患处。(3、4方出自《拜地依药书》) 5.治筋肌搐紧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用适量蓖麻油制成敷剂,敷于患处。 6.治眼白血瘀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用适量冰糖粉制成粉剂,撒于眼白处。 7.治耳痛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放入大头洋葱内,加热,挤出汁液,滴入耳道。 8.治疮口难合,天花 取适量甘草味胶粉,撒于患处。(5~8方出自《药物之园》)
-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一般外用,内取量超过15g,可引起中毒,甚至导致死亡。去毒后与阿拉伯胶、巴旦杏仁油同用,不可单独内服。对肠道有害,矫正药为西黄芪胶、巴旦杏仁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