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草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灯笼草的概览。灯笼草又名浸骨风,归类于维吾尔药,石松科植物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的全草,可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灯笼草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浸骨风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灯笼草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浸骨风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石松科植物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的全草。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舒筋活血,祛风除湿。
- 主治: 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盗汗、月经不凋、跌打损伤、外伤后关节伸屈不利。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攀援藤本,长达10米,淡黄绿色。主茎下部叶稀少,叶螺旋状排列,钻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膜质,灰白色。分枝为多回二叉分枝,末回分枝细长,下垂,扁平,叶排成三列,某中一列较小。孢子囊穗圆柱形,长约3厘米,生于末回分枝的顶端,两两成对,具长柄。孢子囊近圆形,生于孢子叶腋部。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谷、山坡疏林及林缘,攀于树上或岩壁上。产于广西上思、崇左、武鸣、宾阳、上林、田阳、隆林、南丹、罗城、融安、龙胜、全州、贺州、蒙山、藤县、岑溪、桂平等县市;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湖北、湖南、福建、台湾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藤石松含α-芒柄花醇及二表千层塔烯二醇等萜类化合物[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