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笋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毛笋的概览。毛笋又名铜老,归类于维吾尔药,禾本科植物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ex H.de Lehaie的根状茎、叶、笋,可清热利尿,活血,祛风除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毛笋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铜老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毛笋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铜老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禾本科植物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ex H.de Lehaie的根状茎、叶、笋。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利尿,活血,祛风除湿。
- 主治: 叶,治高热烦渴、疳积。根状茎,治风湿性关节炎。笋,治小儿脾虚、食物不化、痘疹不透、烧烫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ex H.de Lehaie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乔木状竹类。秆高13-25米,直径8-20厘米,秆圆筒形,秆环平,箨环突起,无毛,节间长30-40厘米;箨鞘厚革质,背面密生棕紫色小刺毛和棕黑色斑点;箨耳不明显,有繸毛;箨叶狭长形,基部向上凹入。叶在每小枝有2-8枚;叶片狭披针形,长4-11厘米,宽5-14毫米,顶端渐尖,边有小锯齿或粗糙。花枝单生,木具叶,小穗丛形似穗状花序,长5-10厘米,外被有覆瓦状的佛焰苞;小穗有花2朵,一成熟,一枚退化;颖1片,外稃上部有糙硬毛;内稃顶端为二齿状。有双脊,脊上有小刺毛。笋期12月至次年4月,花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多栽培于向阳山坡。产于广西柳州以北各县市;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份及河南、陕西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根叶,鲜用或晒干备用;冬春季采笋。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寒。
- 用法用量: 叶、笋15-30克,根状茎60-150克,水煎服;外用笋适量,捣烂敷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高热不退 铜老(毛竹)叶15克,抹斗咪(旱莲草)全草15克(生品捣烂)再以此方药水煎取汁冲服。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