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木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擦木的概览。擦木又名边风樟,归类于维吾尔药,樟科植物檫木 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的根、茎、叶,可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擦木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边风樟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擦木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边风樟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樟科植物檫木 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的根、茎、叶。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除湿,活血祛瘀。
- 主治: 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半身不遂、浮肿、跌打损伤、扭挫伤。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Sassafras tzumu(Hemsl.)Hemsl.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35米。树皮黄绿色,平滑,老时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聚生于枝端,卵形或倒卵形,长9~18厘米,宽6~1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2-3浅裂,两面无毛或下面沿脉网疏被短硬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两面明显。花黄色,单性,雌雄异株;总状花序(假伞形花序)顶生,先叶开放。核果近球形,熟时兰黑色,被白蜡粉,果托浅杯状;果梗长,上端渐增粗,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疏林或密林中。产于广西乐业、田林、贵港、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晒干备用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微温。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水煎先熏后洗。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半身不遂 边风樟(檫树)根皮30克,酒炒,加水煎服。 2.扭挫伤筋 边风樟(檫树)皮或根、叶,钳莫敏(蛇葡萄)根各适量捣烂,调酒炒热外敷。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