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青藤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小花青藤的概览。小花青藤又名非腩青,归类于维吾尔药,莲叶桐科植物小花青藤 Illigera parviflora Dunn的根、茎,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小花青藤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非腩青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小花青藤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非腩青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莲叶桐科植物小花青藤 Illigera parviflora Dunn的根、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 主治: 治风湿骨痛、手足麻痹、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Illigera parviflora Dunn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攀援灌木。幼枝和叶有灰白色微柔毛。三出复叶互生,叶柄长4~8厘米,有些卷曲攀援地物上升;小叶纸质,中央一片较大,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长5~9厘米,宽2.5~4.5厘米,侧生两片较小,偏斜,侧脉4~5对。花白色;聚伞圆锥花序腋生,长10~20厘米,密被灰白色微柔毛。翅果长约3厘米,翅一对较大,另一对较小。花期夏秋季,果期秋末冬初。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谷疏林中。产于广西防城、合浦、博白、桂平、金秀、蒙山、昭平等县市;分布于广东、贵州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微甘、辛,性温。
- 用法用量: 15~3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水煎洗患处。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风湿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非腩青(小花青藤)30克,蝴蝶风(马鞍羊蹄甲)15克,扭骨风(榼藤子)15克,四方钻(四方藤)15克,鸭仔风(褐毛黎豆)15克,五层风(野葛)15克,红九牛(毛杜仲藤)12克,三角风(常春藤)15克,得丁龙(蔓性千斤拔)15克,独脚风(横经席)15克,九层风(鸡血藤)9克,五爪风(粗叶榕)15克,当归美(藤当归)9克,麻骨风(小叶买麻藤)15克,水浸风(箭叶蓼)15克,水煎或配猪瘦肉炖服,药渣复煎洗患处;外用上药浸酒内服、外搽。
- 注意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