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虎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壁虎的概览。壁虎又名婆翁囊,归类于维吾尔药,壁虎科动物壁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Gray)的全体,可祛风活络,镇惊,破瘀散结。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壁虎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药物运用......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婆翁囊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壁虎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婆翁囊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壁虎科动物壁虎Hemidactylus bowringii(Gray)的全体。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活络,镇惊,破瘀散结。
- 主治: 治中风瘫痪、风湿性关节炎、风痰惊痫、瘰疬恶疮、肿瘤、骨髓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Hemidactylus bowringii(Gray)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体长约12厘米,体和尾近等长。头部扁,吻钝圆,耳孔小,椭圆形。鼻孔于吻鳞和第一枚上唇鳞的上方。吻鳞后端有一条凹沟,上唇鳞10~12枚。颏鳞略成三角形。头和体背面有细鳞。胸腹的鳞较大。后肢粗壮。指和趾膨大,末端有爪,底部有褶襞皮瓣,排成两行,成为吸盘。尾易断易生。舌幅广,能外伸捕食小昆虫。喉部有声带,能发出“吱吱”声。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活在屋檐、墙隙、天花板、门缝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云南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夏秋季捕捉,可于夜间用灯光诱捕,加工时用手指掐头部至死,文火烤干。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咸,性寒。有小毒。
- 用法用量: 烤干研细末,每用1~1.5克,开水冲服或用2~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瘰疬初起 婆翁囊(壁虎)一只,焙干研末,每用1克,酒送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1.尾肌含蛋白质、肽类、脂肪、多种酶。含天冬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核酸,抗坏血酸,糖原,非硫酸化葡糖胺聚糖,磷酸化酶,琥珀酸脱氢酶,β-葡糖苷酸酶,β-羟丁酸脱氢酶,乳酸及苹果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血含胆甾醇、胆甾醇酯、磷脂、三酰甘油等[1]。 2.胆汁含牛磺鹅去氧胆酸,甘氨猪去氧胆酸。肝含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甘油脱氢酶、精氨酸酶等[1]。 3.子宫含酸性及碱性磷酸酯、腺苷三磷酸酶、异枸橼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NADH心肌黄酶[1]。 4.肾含多种磷脂类,如磷脂酰乙醇胺,卵磷脂,溶血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肌醇,溶血磷脂酰乙醇胺,神经鞘磷脂,磷酯酰甘油等。尚含酸性及碱性磷酸酶、精氨酸酶等[1]。 5.原角皮坚硬部分含具醌鞣质的蛋白,而无类脂及几丁香。甲状腺含中性黏液质及硫代黏蛋白[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