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地牯牛的概览。地牯牛又名目顾盘,归类于维吾尔药,蚁蛉科昆虫咬蜻蛉Myrmeleon formicarium Linnaeus的幼全虫,可平肝,解热镇痉,拔毒消肿,通窍利尿。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地牯牛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目顾盘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Myrmeleon formicarium Linnaeus
- 药物分类: 动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成虫似蜻蜒,体细长,长约3.5厘米,黑褐色,翅薄膜状,具细网状脉,黄绿色。幼虫体长约1.8厘米,土黄色,有黑褐色的斑纹和体节,并散生和丛生黑褐色硬毛;头部小而扁,先端有一对钳形的颚,同时手头部前方两侧有一对黑色的小复眼。前胸细而窄,呈茎状。胸部有三对足,腹部大,后部尖。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幼虫生于干沙土中,做成小陷阱似的洞穴,栖息在洞穴中。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台湾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从沙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