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泡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八月泡的概览。八月泡又名缺秀紧,归类于维吾尔药,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的根、叶,可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散瘀止痛。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八月泡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缺秀紧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八月泡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缺秀紧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蔷薇科植物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的根、叶。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活血祛瘀,清热凉血,利尿消肿,散瘀止痛。
- 主治: 治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肠炎腹泻、痢疾、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口腔炎、天疱疮。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Rubus alceaefolius Poir.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常绿攀援灌木,高达5米。枝有疏皮刺,全株有黄灰色至锈色绒毛状长柔毛。单叶互生,近圆形或宽卵形,长6~16厘米,宽5~14厘米,顶端圆钝,稀急尖,基部心形,上面有囊泡状突起,边有不规侧的3~7浅裂,其上有不整齐的粗锯齿,基出5脉;托叶大,羽状深裂或撕裂状。花白色;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雄蕊多数,花丝宽扁;雌蕊多数,子房无毛。果实近球形,肉质,熟时红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沟谷、荒地上和疏林中。产于广西武鸣、贵县、博白、平南、容县、岑溪、桂林、融水、南丹、金秀等县市;分布于广东、福建、湖南、贵州、江西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淡,性平。
- 用法用量: 根15~30克,水煎服;外用全株适量水煎含漱,捣敷或研粉撒敷。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肠炎、腹泻 缺秃紧(粗叶是钩子)根10克,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果实含氨基酸:天冬氨酸0.690,苏氨酸0.281,丝氨酸0.297,谷氨酸0.239,甘氨酸0.418,丙氨酸0.362,胱氨酸0.141,缬氨酸0.385,蛋氨酸0.047,异亮氨酸0.328,亮氨酸0.483,酪氨酸0.139,苯丙氨酸0.326,赖氨酸0.304,组氨酸0.230,精氨酸0.377,脯氨酸0.410。果实含维生素C10.63mg/100g~11.71mg/100g,维生素B1 0.69μg/g,维生素B20.95μg/g.维生素E74.76μg/g,维生素A痕量。果实含钾2.1667,钙0.738,镁0.4895,锌27.5952,铁49.6190,硒0.0408[1]。
- 药理作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