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密环菌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假密环菌的概览。假密环菌又名假梅元交,归类于维吾尔药,白磨科植物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ex Fr.)Sing.的菌丝体,可清热解毒,利湿消炎。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假密环菌的基本信息,如基原信息、药物运用、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假梅元交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假密环菌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假梅元交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白磨科植物假密环菌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ex Fr.)Sing.的菌丝体。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消炎。
- 主治: 治急慢性肝炎、胆囊炎、阑尾炎、中耳炎。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rmillariella tabescens(Scop.ex Fr.)Sing.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子实体丛生,木发荧光。菌盖初为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径3~6厘米,密黄色,有平伏小鳞片。菌褶延生,浅密黄色,木等长,且稀。菌柄杏仁黄色,基部色较深,且较粗,纤维质,内部松软,表面有平伏毛状鳞片,渐变光滑。孢子广椭圆形,光滑,无色。菌丝体在培养基上初生时白色,在暗处发出浅蓝色荧光;老化后变为黄棕色至棕褐色,不发光,有发达的根状菌索。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阔叶树的基部或木桩上。产于广西金秀等县市;分布于河北、四川、安徽、江苏、浙江等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7~8月采,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
- 用法用量: 30~60克,水煎日分3次服;外用适量焙干研末备用。
- 考证: /
- 制剂: /
- 选方: 1.中耳炎 假梅元交(假密环菌)适量,将患耳洗净后,取药未少许吹入耳内。
- 注意事项: /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发光假密环菌培养液中含假密环菌素A、B、C,甘露醇[1],另外,还含有亮菌多糖ATM3[2],AT-HW、AT-AL[3]。子实体含甘油,葡萄糖,海藻糖,赤藓醇等[4]。
-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亮菌所含假密环菌A和B,对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有抗菌作用[1]。 2.其他作用 亮菌甲素(假密环菌素A)可促进实验动物胆汁分泌;并对麻醉犬有降压作用[2]。以小鼠脾细胞培养用MTT法测定结果表明AT-HW和AT-AL有促进有丝分裂作用[3]。亮菌甲素组无论是溶血空斑的数目或E-玫瑰花结试验的阳性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轻度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4]。麻醉犬静注亮菌甲素溶液5mg/kg,对总胆管十二指肠联接处的括约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剂量增大,作用更强[4]。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