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皮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五加皮的概览。五加皮又名巴卡紧,归类于维吾尔药,五加科植物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根皮或根、茎,可祛风除湿,强筋壮骨,补肾壮阳,活血祛瘀。
此外,还有更多关于五加皮的基本信息,如基本信息、基原信息、现代研究...... 助您快速且全面地了解该药品。
- 音译名: 巴卡紧
- 分类: 维吾尔药
基本信息
- 中药名: 五加皮
- 类别: 维吾尔药
- 民族药名: 巴卡紧
- 民族药名出处: /
- 药材来源: 五加科植物五加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的根皮或根、茎。
-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功效: 祛风除湿,强筋壮骨,补肾壮阳,活血祛瘀。
- 主治: 治风湿骨痛、腰腿痛、半身不遂、小儿迟行、脚气水肿、阳痿、跌打损伤、骨折。
基原信息
- 来源生物拉丁名: 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Smith
- 药物分类: 植物药
- 来源生物形态: 藤状灌木,高2~3米。枝无刺或在叶柄基部单生扁刺。掌状复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小叶5,中央小叶最大,倒卵形至极针形,长3~8厘米,宽1~3.5厘米,顶端短尖,基部楔形,边有钝齿,上面无毛,至多沿脉疏生刚毛,下面脉腋有棕色毛。花黄绿色,5数;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短枝上。果球形、熟时黑色。花期4~5月,果期8~9月。
- 来源生物资源分布: 生于山坡、沟谷、石山脚下灌木丛中。产于广西桂西、桂北各县市;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和西南各省份。
- 栽培与养殖: /
- 代用药: /
- 采收加工: 根皮夏秋季采;茎枝全年可采,切碎鲜用或晒干备用。
- 炮制方法: /
- 性状鉴别: /
- 显微鉴别: /
- 理化鉴别: /
药物运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根皮含丁香甙,刺五加甙B1,即是异秦皮定-α-D-葡萄糖甙,右旋芝麻素,16α-羟基-(-)-贝壳松-19-酸[16α-hydroxy-(-)-kauran-19-oicacid][1],左旋对映贝壳松烯酸[2],β-谷自醇,β-谷甾醇葡萄糖甙,硬脂酸[1],棕榈酸,亚麻酸及维生素A、B1等[3]。还含挥发油,内有4-甲基水杨醛等成分[3]。
-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 五加根皮水煎醇沉液10g(生药)/kg或根皮正丁醇提取物15g/kg腹腔注射,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在1~5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胀作用,2~3h作用最显著[1,2]。连续给药7d,对大鼠棉球肉芽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1]。说明五加皮有明显的抗急慢性炎症的作用。由于五加皮能明显减少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3]。故抗炎作用可能与其刺激肾上腺皮质功能有关。热板法测定表明,五加皮正丁醇提取物15g(生药)/kg给小鼠腹腔注射,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2]。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加皮提取物Ⅱ(主含多糖)15g(生药)/kg,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浆碳粒清除率和吞噬指数。五加皮所显示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功能主要是因为多糖部分[4]。对细胞凝集效价的影响表明,五加皮总皂甙1g/kg、3g/kg灌胃可使小鼠血清抗体浓度有明显提高[3]。 3.性激素样作用 五加皮提取物115g(生药)/kg,每日灌胃1次,连续7d,可使幼年雄性大鼠的睾丸、前列腺及精囊湿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示五加皮能促进未成年大鼠副性腺发育[4]。 4.毒性 小鼠灌胃五加皮总皂甙20g/kg,1h后活动减少,2h后活动可恢复正常[3],五加皮注射液对小鼠腹腔注射的急性LD50为81.85g/kg±10.4g/kg。随剂量的逐渐增加,动物表现镇静、睡眠等中枢抑制症状及肢体肌无力和共济失调,最后昏迷死亡。五加皮125g/kg腹腔注射可出现心率减慢,Ⅰ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抬高,窦房结抑制,心室自主节律逐渐减慢以至停搏。28g/kg腹腔注射,煎剂90g/kg灌胃对小鼠心脏具有可逆性毒性作用[5]。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