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
本内容旨在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关于芡实的概览:芡实归属于固精缩尿止带药,功效为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此外,您可以通过说明书进一步查看芡实的药性特征、安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相似药材的辨析、相关分类归属等信息,从而帮助您更全面地认识、了解该药材。
说明书
【饮片名称】
-
芡实《神农本草经》汉语拼音Qianshi拉丁名EURYALES SEMEN异名
【药材图片】
【来源】
-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 Euryale ferox Salisb.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或麸炒用。
【药性】
-
性味甘、涩,平。归经归脾、肾经。
【功效】
-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
药典用法用量9~15g。其他用法用量参考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亦可适量煮粥食。
【注意事项】
-
1.本品味涩收敛,凡湿热为患所致之遗精白浊、尿频带下、泻痢及大小便不利者不宜使用。
2.食滞不化者慎服。
【鉴别用药】
-
1.芡实与莲子
二者均甘涩平,主归脾、肾经,皆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且补中兼涩,均可用治肾虚遗精、遗尿,脾虚食少、泄泻,脾肾两虚之带下不止。但莲子又能养心安神,交通心肾,治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芡实益脾肾固涩之中,又能除湿止带,故为虚、实带下证之常用药物。
2.芡实与清炒芡实、麸炒芡实
芡实甘、涩,性平,归脾、肾经。功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可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证。炒后性偏温,补脾和固涩作用增强,适用于脾虚之证和虚多实少者。清炒芡实和麸炒芡实功效相似,均以补脾固涩力胜,主要用于脾虚泄泻和肾虚精关不固的滑精,亦可用于脾虚带下。
3.芡实与金樱子
两药都能涩肠止泻,固肾涩精,对于肾虚遗精滑精,脾虚久泻久痢,两药常相须为用。但芡实收涩之中兼具补性,且能利湿,故脾虚湿盛之泄泻用之更好;金樱子功专酸涩,无补益之功,对于肾虚滑泄,用此药涩而固之,作用较好。
4.芡实与黄柏
二药均能除湿止带,可用于湿热带下。但芡实甘、涩,平,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多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等及脾虚湿盛,久泻不愈,以及湿热带下、脾肾两虚的带下等。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长于清泻下焦湿热,可用于湿热下注,带下黄浊秽臭,湿热泻痢,其清热燥湿之功应用甚广,亦治湿热黄疸、淋浊、脚气肿痛。黄柏又有泻火解毒,清相火,退热除蒸的作用,可用治疮疡肿痛,湿疹湿疮,阴虚发热,盗汗遗精。
5.芡实与山药
二药均具有补脾止泻的功能,性质平和,不腻不燥,既补又涩,用于脾虚泄泻及肾虚滑脱不禁之遗精、带下。但芡实之涩,有甚于山药;并能除湿,只入脾肾而不及于肺。山药之补力较芡实为强,入肺、脾、肾三阴经,并能兼补肺阴而止咳,平补气阴而治消渴。
6.芡实与益智
二药均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用于遗精、滑精及脾虚泄泻之证。但芡实重在固涩收敛,能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多用于肾虚不固的遗精滑精,脾虚湿盛,久泻不愈;此外,湿热带下、脾肾两虚的带下均可应用。益智偏于温肾暖脾,能补肾助阳,性兼收涩,能固精缩尿,多用于遗尿、尿频;又有暖脾止泻摄唾之效,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涎唾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饮片名称
药材图片
来源
药性
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用量
注意事项
鉴别用药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子《本草经集注》;

